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国力学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是国内唯一一本公开发行,积极反映医学生物力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医、理、工各学科相互了解和合作为目的学术性刊物。报道内容主要包括医学生物力学领域中有关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722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 杂志名称: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7220
  • 国内刊号:31-16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EI 工程索引(美)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2018年第5期文章
  • 颅内动脉支架的疲劳强度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支架疲劳强度与连接体长度的关系,探究支架发生疲劳断裂的准确位置.方法采用疲劳断裂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3种脑动脉支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并运用Goodman曲线绘制支架疲劳危险点分布图.基于美国材料与实验学会F2477-07标准,对3种支架的疲劳寿命进行测试.结果支架连接体长度越长,支架危险点大等效应力和平均应力越大,危险点分布越接近疲劳极限曲线,支架更容易发生疲劳断裂.Goodman疲......

    作者:李治国;冯海全;闫文刚 刊期: 2018- 05

  • 不同固定方法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一侧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TileC型),前方采用改良Stoppa入路(anteriorpelvicStoppaapproach,ASA)、前方经皮入路(anteriorpelvicapproach,APA)、传统的髂腹股沟入路(anteriorpelvicilioin......

    作者:刘敏;周晓赛;刘良乐;王俊诚;王伟良;蔡春元;张东升 刊期: 2018- 05

  • 痉挛型脑瘫儿童步态运动学特征

    目的基于步态分析方法研究痉挛型脑瘫儿童行走的运动学特征.方法应用便携式步态分析仪对16例痉挛型脑瘫儿童和16例健康儿童平地常速来回行走的步态进行测试,比较痉挛型脑瘫儿童患侧与健侧、痉挛型脑瘫儿童与健康儿童的步态差异.结果与健侧相比,痉挛型脑瘫儿童患侧单步时间、摆动时间和跖骨离地期显著长于健侧(P<0.05),患侧步频、步速、支撑相末期显著低于健侧(P<0.05).痉挛型脑瘫儿童患侧步态周期时间、单......

    作者:王雪森;闫松华;郑华;付晓虎;孔繁闰;王启宁;张宽 刊期: 2018- 05

  • 腰椎椎间融合器及其在椎间融合术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针对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背景和意义,回顾近年来椎间融合器及其在椎间融合术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主要归纳腰椎生物力学实验方法、椎间融合器和椎间融合术的新进展,得出椎间融合术生物力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有限元法的建模精细化、传统融合器的几何更优化、新型融合器的临床化和辅助固定方式的多样化.后对椎间融合术生物力学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通过对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

    作者:张振军;廖振华;孙艺萄;孙学君;刘伟强 刊期: 2018- 05

  • 中枢神经发育中的力学-生物学响应与网络形成

    中枢神经发育与成熟过程中,生物力学因素长期以来并未受高度重视.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力学环境等物理因素对神经细胞定向迁移、分化和成熟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力学因素对脑和脊髓结构和功能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简要回顾中枢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感受、寻路、调控以及网络塑形中的生物力学作用,并扼要介绍静态和动态力学对神经细胞力学-生物学反应,为未来重建修复中枢神经提供思路.......

    作者:赵飞;陈旭义;张西正 刊期: 201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