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国力学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是国内唯一一本公开发行,积极反映医学生物力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医、理、工各学科相互了解和合作为目的学术性刊物。报道内容主要包括医学生物力学领域中有关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722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6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48.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 杂志名称: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4-7220
  • 国内刊号:31-16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EI 工程索引(美)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2016年第1期文章
  • 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步态特征

    目的分析总结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步态特征,辅助临床的诊断评估.方法连续住院治疗的43例伴有坐骨神经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佩戴便携式步态分析仪后自由下平地行走120m,同时纳入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匹配的43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的步态数据,包括7个时空参数(单支撑时间、双支撑时间、单双腿支撑时间比、步态周期时间、步速、步频、步长)以及4个加速度参数......

    作者:郑陈帆;刘艳成;闫松华;夏群;苗军;白剑强;张宽 刊期: 2016- 01

  • 支架参数对血管壁面剪切应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支架参数对血管壁面再狭窄的影响,为设计支架形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根据支柱的螺纹节距、支柱数目、支柱线径、支架突入流域深度、支柱截面形状对支架进行分组,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CFD)模拟方法研究各个参数的不同设置对血管壁面剪切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支架的支柱线径对壁面剪切应力影响为显著,并且支架参数中节距变短、支柱数目增加、线径变宽......

    作者:陈鹤鸣;柳臻;韩宜丹;陈邵;蔡彦;周宾;李志勇 刊期: 2016- 01

  • 一种表征残肢血管结构变形的参数方法

    目的论证改进的Hansdorff距离(modifiedHausdorff-distance,MH)对残端血管树结构变化的影响规律.方法从CT断层扫描获得临床病例血管模型数据,在MIMICS10.0中通过设置“控制点间距”(distancebetweencontrolpoints,DCP)参数得到残肢血管的中心线模型,在MATLAB软件中编程施加变形,并计算和分析参数MH.根据转轴位置的不同,按照参......

    作者:李小龙;晏菲;董瑞琪;陈宇;蒋文涛;樊瑜波 刊期: 2016- 01

  • 踝关节扭伤防护及其康复研究进展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损伤之一.阐述足踝部解剖结构,重点回顾踝关节运动过程中韧带的生物力学状态.同时,分析踝关节扭伤机制,归纳目前踝关节扭伤预防和康复的主要手段,并着重介绍踝护具预防踝关节扭伤的使用及研究进展.进而归纳踝护具的分类及特点,对踝关节扭伤的预防和踝护具的发展进行展望.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多发性源于踝关节生理结构的内外侧差异,踝护具的改进及新型踝护具的开发应考虑此结构特点.佩戴踝护具......

    作者:关国平;孟强;牛文鑫;王璐 刊期: 2016- 01

  • 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生物力学机制和破裂风险评价指标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原因.颈动脉斑块局部的生物力学状况及形态、成分和生物学活性均与颈动脉斑块的破裂风险密切相关.综述和分析颈动脉狭窄斑块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颈动脉狭窄易损斑块破裂风险及临床治疗决策、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及实验、颈动脉斑块成分和生物学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并就有关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生物力学机制和破裂风险评价指标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金龙;乔爱科 刊期: 2016- 01

  • 颈椎体内运动的生物力学研究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的体外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无法完全模拟人体内真实环境.颈椎体内运动的生物力学研究利用先进的影像技术和检测方法,能够直接观测体内颈椎的运动状态,所获得的数据更接近真实情况,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介绍颈椎体内运动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发展过程及目前颈椎体内运动的研究现状,分析颈椎融合手术和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运动的改变以及手术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作者:毛海青;钟伟业;李国安 刊期: 2016- 01